拍拍用暴力催收威胁
1. 案例回顾
2018年,一位名叫小王的年轻人因急需用钱,在拍拍贷上借款1万元。,在还款期限到来时,小王因种种原因未能按时还款。随后,拍拍贷的催收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手段,包括电话骚扰、短信恐吓、上门催收等,甚至威胁要将其个人信息泄露给亲朋好友。不堪重负的小王最终选择了报警。
2. 暴力催收手段
1)电话骚扰:催收人员频繁拨打借款人及其亲朋好友的电话,不分时间、地点,严重影响借款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2)短信恐吓:催收人员发送含有侮辱性、威胁性的短信,使借款人产生心理压力。
3)上门催收:催收人员采取强硬手段,强行进入借款人住所,甚至威胁要毁坏借款人财物。
4)泄露个人信息:催收人员将借款人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造成借款人名誉受损。
1. 利益驱动
2. 监管缺失
3. 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2. 提高催收人员素质
3. 倡导理性消费
4. 加强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