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支花暴力催收威胁
2018年起,易支花暴力催收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事件曝光后,借款人纷纷诉苦,称易支花采取电话轰炸、短信骚扰、恐吓等手段进行催收,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1. 电话轰炸:易支花催收人员频繁拨打借款人及其亲朋好友的电话,导致借款人不堪其扰,甚至影响到借款人的正常生活。
2. 短信骚扰:催收人员向借款人发送大量短信,内容多为恐吓、侮辱等,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隐私。
3. 恐吓威胁:催收人员以曝光借款人个人信息、恶意诽谤、上门骚扰等手段进行威胁,迫使借款人还款。
1. 利益驱动:易支花等现金贷平台为了追求高收益,不惜采取暴力催收手段,将风险转嫁给借款人。
2. 监管缺失: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现金贷平台利用监管漏洞,肆无忌惮地进行暴力催收。
3. 借款人观念:部分借款人缺乏金融素养,对借款风险认识不足,导致借款后无法按时还款,进而引发暴力催收事件。
1. 提高金融素养:借款人应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合理规划消费,避免过度借贷。
2. 依法维权:借款人遭受暴力催收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完善监管体系:政府应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
4. 平台自律:现金贷平台应树立合规经营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借款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