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分期违反了《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有关规定
2019年,蓝鲸分期因涉嫌违规催收被监管部门查处。据了解,蓝鲸分期在催收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
1. 隐私泄露:蓝鲸分期将借款人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导致借款人隐私受到严重侵犯。
2. 暴力催收:部分催收人员采取恐吓、辱骂等手段,对借款人及其家人进行暴力催收。
3. 乱收费:蓝鲸分期在催收过程中,擅自提高逾期利息,甚至收取“逾期管理费”等不合理费用。
1. 监管缺失: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监管体系尚未完善,导致部分平台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漏洞。
2. 利益驱动: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将违规催收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3. 市场竞争激烈: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激烈,部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采取违规手段。
1. 侵犯借款人权益:违规催收行为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给借款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2. 损害行业形象:蓝鲸分期的违规行为,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形象。
3. 加剧社会矛盾:违规催收行为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暴力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完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2. 提高自律意识:互联网金融平台应提高自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经营。
3. 倡导文明催收:互联网金融行业应倡导文明催收,尊重借款人权益,避免暴力催收等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