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易宝违法吗(好易宝金融是什么)
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开巨额罚单
虽然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央行续牌,但是央行也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监管趋严。央行16日公布再开高额罚单,由于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易宝支付被罚总额高达5296万元。昨天,央行又宣布对商银信支付开出罚单。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央行已开出5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罚单。
央行营业管理部昨天发布的行政处罚显示,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预付费卡业务管理、备付金管理相关规定,被罚款人民币12万元。做出行政处罚的日期是8月11日。商银信成立于2007年,于2012年6月27日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得预付费卡的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跨境支付资质。
此前一天,央行宣布的更是一笔巨额罚单,易宝支付有限公司因违反相关清算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1059.22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4倍的罚款4236.90万元(合计5296.12万元)。公示显示作出处罚的日期为8月5日。这一罚单刷新了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的罚单纪录。易宝支付在其官方网站回应称,易宝支付坚决支持并认真执行央行的决议,深刻反省自身不足。目前绝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整改落实。
易宝支付2011年5月获得首批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官网显示,其与游戏娱乐、航空旅游、电信移动、行政教育、保险、基金、快消连锁、电商物流等众多行业企业合作,合作商户超过100万家。央行在本月12日公布第三方支付牌照续牌决定时,调整了易宝支付的业务范围。其中,易宝支付有7个省市的收单业务资格被取消。
第三方支付:设门槛,先“招安”
7月以来,央行对于第三方机构支付的整顿力度加大,监管方面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准入门槛上:合规则允许经营,不合规则吊销牌照或调减业务。目前共有266家支付机构,截至2016年底,还有100家企业到期面临续展,监管方面将通过控制对这些机构的牌照续发,进行行业规范和行业洗牌。
7月1日,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正式执行。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用户必须进行实名认证,未实名认证的网络账户的收款、支付等功能都将受到影响。
此外,即便100%完成认证,支付宝余额的转账、消费等资金变动也有限额,每年限额最高20万。
7月末,央行原则上通过成立网联平台整体方案的框架,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后,所有第三方在线支付都将通过网联平台进行。
8月初,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完成二维码支付业务规范的制定,正向会员机构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央行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
8月12日,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出炉:27家支付机构均得到续展,但部分机构的部分业务有所调整。
强制实名、设立网联、制定二维码支付业务规范、续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监管方的动作“形散而神不散”,中心思想是为多年以来自由发展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设立门槛,将之纳入监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