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忿期还了本金还会报通迅录吗(普惠还了多久才能贷款)
P2P网贷10年发展之路
P2P最早是一个互联网用语,学名是对等计算或对等网络,国内一些媒体翻译成点对点或端对端。
P2P网络信贷2005年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其典型的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
照搬欧美,试水无抵押无担保模式
P2P网贷在国外热了两年之后,于2007年正式进入中国,同时国内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诞生。
拍拍贷完全借鉴了国外的无抵押无担保的纯线上模式,这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创新,让人眼前一亮,也被一些有识之士寄予厚望。
但是,由于这是p2p网贷第一次在大陆市场出现,遭遇了很多阻力。
一方面,由于中国信用体系不完善,借款人违约成本很低,纯线上的信息中介撮合业务,很难得到投资人信任,行业难以发展壮大。
另一方面,初期借款人违约率很高,不少投资人在网贷平台损失惨重,一些原本信心满满的尝鲜者相继退出。
刚兑开启,中国特色P2P网贷时代来临
坊间传闻,某位成名于论坛的活跃投资人,深感无刚性兑付,对P2P网贷行业发展而言是最大的瓶颈,为了实践自己的互联网金融理念,这位大牛自己在深圳创立了首家本金垫付模式的P2P平台。
本金垫付有两种模式,一是担保公司垫付本金,二是借鉴银行的风险准备金制度,首创了P2P行业的风险拨备金垫付模式。
由于平台刚性兑付模式的开启,免去了投资人的后顾之忧,网贷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历史成交破万亿,活跃投资人数达300万。
又过一年,2012年,诞生国内首家拥有银行背景的P2P平台。银行做P2P网贷,一时间投资者蜂拥而至。
百花齐放,P2P网贷细分领域蓬勃发展
如果说刚兑模式的开启了P2P网贷发展的春天,那么网贷细分领域的发展则是给整个行业烈火浇油、锦上添花。
首先是车贷的崛起,因为车子流动性好,变现较方便,风险相对可控。国内数家大型网贷平台都是靠车贷起家的,线下车贷网贷成百上千,规模蔚为壮观。
另外还有政信资产、房产抵押贷款、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等细分领域,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平台。
监管元年,野蛮生长后网贷行业日趋成熟
随着P2P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平台相继出现问题,于是国家监管慢慢开始加强。
2016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互联网金融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但口径却由之前的“促进”、“支持”变为“规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监管趋严的信号。
2016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建,由央行条法司牵头筹建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挂牌,4月获得国务院批复。互金协会成立之后,就开始了加快推进网贷平台的信息披露工作。
2016年4月,国务院联合14个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重庆、西安等市已陆续进入拉网排查与摸底阶段。
从2007年到2016年,P2P在中国已迈入第10个年头。随着监管的加强,行业会越来越成熟,将在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上,迈入下一个10年。
未来P2P的发展方向
主要有以下几个:
监管趋严 政策风险加大
互金“基本法”《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已一周年,一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尤其是P2P行业经历里了泛亚、E租宝、快鹿等线下理财的暴雷事件,受到一定的波及与牵连。一系列经营不善甚至恶意诈骗的中小型平台,更令行业雪上加霜,惠州E速贷事件出现后,不少平台的投资人数明显减少,短时间内P2P行业的资金大量外流。
监管层启动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广东、江苏、上海等地行业协会发力,纷纷出台P2P平台信息披露指引,各地专项整治方案逐渐落地,专项整治小组相继成立。随之而来的,是经侦介入、广告限播、严格准入、暂停注册、划定红线、摸底排查。一时间,P2P行业备受瞩目,风声鹤唳,舆论媒体也推波助澜,网上一片质疑、唱衰之声。
各种迹象表明,P2P被定位为信息中介已成定局。今后,从事P2P业务,就必须要遵守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放贷,不得自融自保、不得承诺保本保息、不得标的错配拆分、不得线下营销等一系列要求,银行存管、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定期上报备案也是硬性要求。严格的监管必然导致行业整合洗牌,不少平台宣称剥离 P2P业务,躲避P2P标签,新平台和中小平台,面临的压力尤其大。
推广费用与获客成本高涨
监管规定,P2P平台不允许线下营销,不允许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这意味着,平台方只能进行线上的营销推广,通过吸引流量获客。
目前,P2P平台使用最普遍的运营渠道有几种,1、搜索引擎,包括百度、搜狗、360,方式有SEO和SEM;2、网络广告,包括财经网站、百度网盟、广点通等,模式有CPC、CPM、CPA、CPS、CPT,在P2P行业以CPS模式居多,一种是按注册用户数收费,一种是投资资金量收费;3、第三方垂直门户引流,如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网贷天下等;4、网贷基金,如投之家、投友圈等;5、微信、QQ、微博等社会化媒体;6、移动广告,包括各大新闻客户端、APP广告及移动分发市场等;7、异业线上流量互换;8老带新等推荐模式。
行业发展初期,获取一个客户的成本只有100-300块左右。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1000以上。以搜索引擎渠道为例,每个月数十万的投放费用,目前在P2P行业已司空见惯,全年大搜推广费用过亿的平台,也不在少数。相信在前两年,很多人都在微信或者其他APP上看到过“点击注册,领取红包” 字样的广告,那个时候,这类移动广告的价格还算合理,效果也还不错。但从去年开始,这类性价比很高的广告,转化率明显不如往年,成本不断走高,其他渠道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平台的运营部门流行一句话:不投广告,等死;乱投广告,找死。越来越多的平台渴望以更低额成本获取资金。
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P2P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4127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778家,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349家,比2015年底减少了246家。《P2P网贷行业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247家,恶性退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有268家。平台数量不断减少,平台退出渐成趋势。
6月数据显示,当月P2P行业实现了1713.71亿元的整体成交量,其中排名前20的平台合计成交量649亿,占比37.9%,排名前10 的平台合计成交量510亿,占比29.8%。6月投资人数338.27万人,前20位平台投资人数170.3万,占比51.2%,前10 位平台投资人数117.3万,占比34.6%,鉴于P2P行业投资人多不止投资一家平台,排名前几位平台的投资人数占整个行业投资人数的比例,应该会更高。
随着P2P越来越规范,行业洗牌速度加快,马太效应愈发凸显,强者愈强,行业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少数实力大平台以其品牌优势和专业实力领跑行业,获得客户的边际成本低,善于整合业务资源,对流量的持续吸引能力很强,反之,中小平台和新平台由于公信力不足,获客难度与日俱增,导致成交量下滑、人气下降。
未来,P2P平台将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资产、资金两手抓的综合平台,既能够自己开发大量优质资产,又有很强的流量吸引能力。二是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转型“一站式理财平台”或“智能投顾平台”,对接基金、资管等标准化金融产品;三是专注资产端业务,做“小而美”的信贷工厂模式,向传统金融机构或流量平台提供资产。
PS:普惠在线惠小妹已经上线了,大家可以加她为好友(微信号:18675826882),她会每天在盆友圈更新理财热点与最新活动,值得关注,快去找她玩耍吧。
想获取更多理财技能,请微信搜索关注“普惠在线”(puhui8),关注后回复【P2P】可获取【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