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下掌桂影响征信吗的简单介绍
河北理财网 (记者 聂晓红 实习记者 杨晨)走在校园,我们常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作为没有收入来源、在经济上不独立的群体,学生在买贵重商品时都会特别的犹豫,有时甚至需要攒几个月的生活费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在2014年之后,市面上开始出现非常多的校园贷产品。这些校园贷产品利用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校园代理的卖力推广,开始迅速积攒知名度,占领市场。“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这是小编和身边大多数同学过去一年在校园里最常听到到的推广,相信同学们和小编一样,起初还觉得新鲜,会看看是怎么回事,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并且,周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利用这样的方式借钱换手机、或者假期旅游。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校园贷款为何火热?
申请方便、手续简单、放款快速,看准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校园贷款也越来越火。在调查中,在校大学生大赞校园贷款平台,他们甚至忽略了校园贷款中的各种“高利息”和“高服务费”。
现在银行已经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又有买电脑、手机等产品的用钱需求。爸妈给的钱不够,又不好意思和同学借,面向在校生的小额贷款平台就有了市场空间。”
那么校园贷作为备受资本青睐的一种商业模式,它的校园贷款生态到底是怎样的?
·信息验证与登记
校园贷款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据这些校园代理所述,在校大学生只要凭借身份证学生证就可以进行五千至三万不等额度的贷款。那难道这些校园贷款都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就可以轻易放出贷款吗?
河北理财网记者通过对某分期公司工作人员的采访得知,身份验证的审核,通常是按照百分之一的概率进行抽查,工作人员会致电贷款学生的父母,然后向他们陈述自己是某雅思或托福学校的工作人员,询问是否需要给孩子报考或是培训,如果学生家长直接回复不需要,他就挂了,需要的话,会说那我给您做一下简单的登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回访。进行回访验证的时候,并不会告知学生父母。虽然需要填写父母的电话,但是并不会进行信息的确认,只要是能打通电话就可以。个人的信息和偿还能力的验证,基本就是走个形式。
工作人员说,只要填写的基本信息是真实的,预留的电话能够打通,贷款就会很快的存进登记的银行卡中,而且,一个学生的信息可以在多家公司同时进行贷款。
·分期购买平台收取利息与服务费
通过观察我们在校园常常收到的校园贷宣传单,我们知道,很多校园贷都提供分期付款购买数码产品的平台,但它只是标明了数码产品原有的价格,以及所分的期数,但是它并没有很直接的标注每一期需要交的钱,而学生们不知道的是,每一期的交费,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利息和服务费,因此这些平台只是就给学生们造成了一种错觉,然而当购买之后,加上利息、手续费服务费,实则极大可能超出当时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
大部分同学分期付款都是用于购买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有同学表示,自己在某平台分期付款购买了一台iPhone 6,目前已经还款16期,已还近7000元,但是却还差3000多未还。由于贷款时并没有仔细计算过最终还款利息,如今还款额却已经远超当时的购买价格,因此心理上产生了极度的不平衡。
·借款与实收款项有差距
近日河北理财网进行了对于网络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如果贷款金额是一万元的话,除去扣除的保证金跟要收取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服务费和手续费后,学生实际到手的只有五千多块钱。
工作人员还表示:“一万块钱,到手也就是五千来块钱,但实际上是七千,因为有两千块钱既不在我这儿,也不在他那儿,这两千块钱是在总部那边。”
·借款实际费率普遍很高
以趣分期平台的产品“趣白条”为例,借款3000元,借款期限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应的年利率分别为24.0%、17.5%、15.4%、13.5%。
据银率网数据库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校园借贷的平台,借款利率普遍较高。有一家湖北武汉的平台“爱上贷”,其“爱学宝”项目给出借人的收益率在20%左右,借款学生要付的年利率至少在25%以上。
·采用不文明催收手段
校园分期购物和创业贷款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上面的宣传标语和给出很低的利息让人非常心动,那校园贷款要怎么办理呢?记者尝试着拨通了宣传页上的电话。
校园代理称:“需要身份证、学生证、跟银行卡,还要填你父母的电话,你辅导员的电话,还有四个同学的电话。”
借钱的时候简单,就会很难控制自己,当部分学生还不起钱的时候,校园贷平台可就没那么好说话了。校园贷平台普遍存在不文明的催收手段,例如“关系催收”,学生借款时被要求填写数名同学、朋友或亲属的真实联系方式,如果不能按时还款,平台就会把其逾期信息告知该学生的关系圈,会给他发一个接收函到他家里,并且不断地去催收,不还的话会一直提利息,即延期的利息。不少大学生就因此透支生活费、甚至屡屡发生由于被催收公司催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被严重干扰,甚至有些学生会走上极端,引发悲剧的事件。这种会对学生权利产生侵害的催收方式,却被很多平台所采用。几月前,河南一大学生因为高额贷款无法偿还而跳楼自杀。
·校园贷款到底合法吗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产物,涉及的很多法律法规是不完善的。在法律人士看来,不管是校园借贷,还是一般的网络借贷,这种模式就是民间借贷。校园借贷以及各种网络借贷行业实际上是“三无”: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机构监管。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利率的4倍,而校园贷款中的利率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规定范围。
另一方面,从征信上看,网贷在缺失征信信息的情况下授信,就如同“盲人摸象”,借贷双方互相不知道底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校园贷款作为网贷行业的一支分支,它虽然没有以房产等资产作为抵押,但是在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滞纳金、个人终身征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风险。
记者亲身体验,只要身份信息属实,审核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通过。还会教你如何在电话号码上作假,即使填写的真的是父母的电话,也不会把校园贷款的事告知父母。现在大学里校园贷款随处可见,明知道是不合法行为还在继续给学生贷款,丝毫不对学生有限的偿还能力进行考虑。
曾几何时,学生贷是金融机构的一个烫手山芋,利润薄而成本高,即便相关部门采取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对学生贷都颇感索然无味,导致那时的助学贷由直接在学校放贷,而转向在学生生源地放贷,并要求联名学生家长做可追溯和增信担保等。而现在,各种校园贷款平台瞄准大学生群体旺盛的购买能力和与之并不匹配的资金来源,使得学生贷款成为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
那么,大学生该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呢
第一,大学生应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盲目消费。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贪念、消费欲望膨胀,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当父母不能负担起这些费用时,这些学生便可能逐渐转向“校园贷”寻求资金周转帮助,从而越陷越深。社会心态浮躁、攀比之风盛行,也会影响到校园。如果大学生不能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就可能会误入歧途。
第二,积极学习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理财实践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努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踏入社会之后才能有所成就。大学生最好具备一定的理财头脑,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合理规划分配生活费用,不要养成贷款依赖性,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也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第三,谨慎选择正规平台,了解清楚具体的贷款条款内容,避免上当受骗。债务违约时,大学生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及时偿还贷款。正确合理利用好“校园贷”,使之成为大学生的“福音”,而不是“陷阱”。
而政府方面,在严厉杜绝为大学生“负翁”提供不匹配金融服务的同时,应该对这些“校园贷”平台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政策性金融服务,以及财政贴息性商业性学生贷服务等,一旦发现违规发放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立即进行处罚惩戒,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平台可以适当采取取缔措施,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个人利益,保障“校园贷”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