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惠安汾期强制放贷(惠安借贷)

栏目:达人分享 日期: 作者:kouzidaren 阅读:81

  文/京津小飞侠

惠安汾期强制放贷(惠安借贷)

  中国古代妇女是一个弱势群体,没有地位可言,只有庸庸碌碌终老一生才会被人认可,即“女子无才便是德”。一旦有强势女人出现,立刻会成为坊间热议焦点。倘若有女人敢做违逆之事,不论是家法还是国法,都会严惩不贷,用起刑来往往比男人还重。

  清朝咸丰年间,福建泉州河市镇有一个苦命的女人,名叫邱二娘。因为家里穷,很小就被卖到惠安县后龙乡峰尾村刘家为童养媳。童养媳在婆家最受气,转正之前当使唤丫头,转正之后被丈夫、婆婆毒打是家常便饭。

  咸丰初年,18岁的邱二娘实在无法忍受婆家无底线虐待,离家出走逃到东坪村表哥林杯家。邱二娘女工不错,又和父亲邱柳学了一点医术。到了林杯家后,她以刺绣和行医为生,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可好日子没过几天,官府就出了妖蛾子——频频增加赋税,邱二娘累死累活赚的钱还不够交税的。其他农民也是一样,交了赋税就没法生活。林杯天天痛骂清廷,把邱二娘火爆脾气勾起来了。最后,林杯亮明了身份,说他早就参加了太平军,回福建是要组织武装起义。邱二娘一想,不反是死,反了没准还能活,干脆反了吧!于是,她以行医为名四处串联,联络好多人参加起义队伍。

惠安汾期强制放贷(惠安借贷)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邱二娘在笔架山挑起“顺天命邱娘娘”大旗,起义军抓来一个粮吏,在高明王宫(今惠安黄塘半岭宫)宰了祭旗,义军高喊“官逼民变”的口号宣布起义。义军抗捐、抗税、惩办贪官污吏,深得百姓拥护,队伍很快由几百人发展到千余人。义军攻打山仔边村,烧了典当行,又袭击驿坂官道,缴获轰城土炮一门,一时声势大振。在一次与清军战斗中,林杯牺牲,邱二娘成了义军首领。她在石级小寨建立了根据地,后与仙游、莆田的太平军会合,声势浩大,震动朝野,时有“枫亭大路,有如异域”之呼。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廿上午,邱二娘率义军千余人攻打惠安县城,因天降大雾又泄露军机未能攻克。清军援兵赶到,邱二娘率义军撤离县城。清廷对邱二娘恨之入骨,悬赏1500两白银缉拿。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义军中的陈大、陈桥、陈潮家见利忘义,将邱二娘出卖。清军将邱二娘活捉,押到泉州。

  在泉州大牢,邱二娘受到了非人折磨。这个受不了婆婆和丈夫虐待的女人,在狱吏的严刑拷打之下却坚贞不屈。究其原因,是因为邱二娘把婆婆和丈夫当亲人,未起杀心,因而选择逃离。她将清廷视为仇敌,因而宁死不屈。

  邱二娘是义军首领,在当地影响很大。清廷便决定用最卑劣下流的酷刑——“祼刑凌迟”处死她,让她把脸丢尽,名声扫地,给百姓猛敲警钟。

  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四,邱二娘被押赴泉州南校场刑场。上刑场之前,邱二娘已被打得体无完肤。到了刑场上,刽子手把她衣服全部扒掉,赤身绑在凌迟架上。邱二娘仰天长叹:“天意啊!”而后闭上双眼,咬紧牙关,任凭刽子手一刀一刀割她的肉,她始终一声不吭,直到气绝,年方22岁。

  清朝灭亡以后,惠安、泉州、仙游一带民众将邱二娘奉为神,塑像奉祀,称她为“仙姑妈”、“游路夫人”、“庄脚妈”。2015年8月13日,邱二娘塑像在紫山镇半岭村高明王宫前竖起,这位历史上的惠安女神重现世人面前!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