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优选暴力催收,用户安全谁来保障?
1. **恐吓电话与短信**:催收人员使用威胁、恐吓的手段,如声称泄露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给亲友等,来迫使债务人还债。
2. **威胁信息公开**:在债务人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其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以此作为施加压力的手段。
3. **频繁骚扰**: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形式,对债务人进行不间断的骚扰。这不仅侵犯了债务人的隐私权,还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4. **非法查询征信报告**:逼迫债务人提供银行账号、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以此来获取其征信记录,进一步施压。
5. **非法扣押物品**:有时,为了达到逼债的目的,催收人员可能会采取非法手段,如扣押债务人的手机、身份证等个人物品。
6. **虚假承诺与违约**:在债务问题上做出虚假承诺,一旦债务人还清债务后,再以种种理由拒绝履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