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速购催收逼迫借款人借钱还款
1. 恶意骚扰:催收人员频繁拨打借款人及家人朋友的电话,甚至发送恐吓短信,对借款人及其家人造成极大心理压力。
2. 威胁恐吓:催收人员以暴力、人身安全等手段威胁借款人,要求其尽快还款。
3. 逼迫借款:催收人员诱导借款人通过其他平台再次借款,以填补逾期还款的窟窿。
1. 利益驱动:易速购作为借贷平台,其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借款人的利息收入。在逾期还款的情况下,催收人员为了提高还款率,采取极端手段逼迫借款人还款。
2.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催收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将催收手段与暴力、恐吓等手段相结合,试图达到催收目的。
3. 监管不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尚不完善,部分平台在催收过程中存在监管漏洞,导致催收行为失控。
1. 借款人权益受损:易速购催收逼迫借款人借钱还款,使借款人陷入更深的债务困境,权益受到侵害。
2. 社会信任度下降:易速购催收风波暴露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些问题,导致社会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任度下降。
3. 市场秩序混乱:部分借贷平台为了追求利益,采取极端催收手段,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整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1. 借款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遇到催收问题及时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
2. 借贷平台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催收行为,确保催收合法合规。
3.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打击恶意催收行为。
4. 借贷平台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关注借款人权益,避免过度追求利益。